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位于清镇经开区的贵州正和天筑科技有限公司入选“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名单。
“我只需要按照产品标准选好配料表,用鼠标点一下‘顺序启动’这个键就完成了生产启动,然后只要看着显示屏盯好后面的程序就可以了。”4月13日,在贵州正和天筑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信息中心的中控平台前,工作人员马刚正在有条不紊地操作,“刚刚启动的是一单普通砌筑砂浆订单,加工全程都是机械化操作,只要3分钟左右,产品就能到达输送管道,再由罐车运到施工现场。”
据该公司副总经理陈英介绍,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省内第一家利用固体工业废弃物生产磷石膏基和水泥基等预拌粉体材料的民营企业。2017年底,为进一步实现创新发展,响应“退城进园”号召,企业迁址到清镇经开区。
“信息一体化应用已覆盖我们公司的研发、生产、仓储、销售等各个环节,新技术的融入,让企业的人力成本大幅度缩减,使产能提高了8倍,合格品率提升到99.98%。”陈英说。
陈英认为,整体搬迁让公司决策层经历了一次极大的阵痛,因为设备、技术、渠道、模式都需要进行更新。“但是为了长久的良性发展,还是必须要走这一步。固废再造是我们创办企业的初心,也是未来长久发展的根基。”
在发展过程中,正和天筑公司坚持“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则,从源头上抓起,在生产工艺、生产流程上下足功夫,实现全过程的绿色化、低碳化。“从新厂区设计之初,我们就考虑到地形的高低差,现在生产车间最大落差接近7米,就是要利用重力能源运输实现节能。”陈英带着记者边走边看,介绍公司在绿色发展路上所作出的努力。
“在原材料上,我们都是选取工业固体废弃物、建筑废料甚至煤灰矿渣,并且对原材料含水率有严格要求,除了能节约烘干步骤所需要的电能外,生产过程几乎不用水;在照明上,尽量采用自然光,厂区顶棚用的都是透明材料,目前正在对接光伏供电企业,下一步还将致力于太阳能供电。整个生产、运输环节实现了全封闭物料周转,因此不产生污染物。”陈英说,绿色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方向,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作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公司将绿色管理理念贯穿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进一步推进供应链绿色化发展。
如今,经过17年的发展,正和天筑公司已建成国内首家粉体材料无人工厂,开发了12条生产线,具备年产120万吨粉体材料生产能力,每年可消化磷石膏100万吨、粉煤灰6万吨、赤泥3万吨,产品已运用到房建、基础设施、轨道交通、高铁、桥梁、市政、水利等领域。
“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名单,不仅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知名度和产品可信度,提升竞争力,也能助力新型建材特色产业发展,为贵阳贵安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陈英说,公司将加大资金投入和研发力度,持续推进节能降耗,充分利用固废材料的价值,实现固废再造、变废为宝。
近年来,贵阳市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要求,把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作为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工业绿色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截至目前,已有“绿色工厂”35家、国家级绿色园区3个、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13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家。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彭寻启 实习记者 李佳旭
(《固废再造 变废为宝》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